顺服的心
最后更新于: 2012-10-12 20:52 作者:晨雾 2012-10-12 19:10
顺服的心
母亲在孩子晚睡前常常陪着孩子读读书,当陆续读完一本书时,孩子常常会让母亲再给他读一遍。直到有一天,孩子拿起一本书让母亲再给他读一遍时说:“第一遍我对探险的事感兴趣,再读一遍肯定会有其他的。”
孩子一天天长大,开始背起书包上学,当母亲帮助孩子整理书包时,常常会看到那本书,每一次都看到夹在书里的小小的书签夹移动到了不同的位置。慢慢的,已经不再需要母亲帮助,孩子可以自己管理自己的学习用品了,虽然偶尔会丢失东西,虽然书包会乱得自己都找不到书本,但在母亲关心的目光里,仍然看到了书包里那本熟悉的书。
“那书你天天背着是在看吗?不看就别背了,多沉呢!”
“我看了好几遍了,我在看呢!”
看书是孩子的兴趣,他视为休息的时间之一就是看书的时间。
有一天,学校里学习了名人的课文单元后,老师在班级里上了别开生面的一节课。每一个孩子都可以站在讲台上,讲出自己喜欢的名人的故事,并说出你敬佩的部分是什么。对孩子们来说这是一堂提前毫无准备的课,又是一堂他们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喜好与愿望的课,每个孩子都欢悦着说出了自己心中的名人。和其他的孩子一样,这个不到九岁的男孩夹杂着手势,手舞足蹈的叙述了他喜欢的那本书中的主人公的一生。讲完后老师请他说出他敬佩这个人物的什么部分:
“我敬佩他顺服上帝的心!”
教室里引来了哄堂大笑,老师也笑了。
“上帝是谁?”
“你说的福音是什么?”
“你有病吧?”
所有的问题,孩子一个也没回答。
放学后回到家里,孩子格外的高兴,告诉母亲:“今天我向着全体同学宣告了福音,虽然大家笑话我,但我没什么,彼得因为宣讲福音都被倒钉在十字架上了呢!”
晚上,坐在书桌前准备写日记的孩子,想了想要写的内容,写下了这样一篇日记:
“大卫·李文斯顿生于1813年3月19日,他的故乡是苏格兰的布兰第里镇。他三次进入非洲,37年之久,行走非洲三万里。在任何危险的时刻,他从没对任何人——包括食人族与奴隶贩子——发射过一颗子弹。
就医学而言,他是进入非洲内陆的第一位医生;
就地理而言,他是画出非洲内陆河川、山脉的第一人;
就政治而言,他是终止非洲人被贩卖为奴的关键者;
就探险而言,他是打开外界进入非洲内陆的先锋;
就科学而言,他是详细记载中非洲动物与植物的先驱;
非洲的地图上,现仍有30多个地方以他的名字命名,
后世的人,称他是“非洲之父”。
他是一个敬虔的基督徒,通过他的一生,让我看到应该每天安静、确实地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,成为一个踏实的人。真实的信仰,是上帝使人成为真实的人,我愿意向他学习。”
这一天的日记,孩子的书写比以往都认真。
< 上页 | 下页 > |
---|